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色故事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1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我看了几期江西电视台的《红色故事汇》节目。由此,我对红军以及红军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人民解放、祖国富强,身先士卒。红色故事汇,让我的心灵经历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一次次洗礼,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个性是当我看完革命母亲女杰葛健豪之后,我更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她被称为当代的奇女子,48岁上小学,54岁留学法国,利用毕生的精力默默地支持儿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她抚育的后代中,出现了两位烈士,四位中共中央委员。她就是蔡和森和蔡畅的母亲-葛健豪。在得知她逝世的消息后,毛泽东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给她以最好的褒奖。试问,此刻谁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胆识、这样的气度
当她以48岁的高龄到第一女校报名时,学校老师见她年纪这么大,不肯让她报名。她很气愤,便要儿子帮她写一张“状纸”到县衙去告状。县官看完呈文,例行公事地说:“叫什么名字呀?”葛健豪答:“我原叫葛兰英,现改名叫葛健豪,‘健’就是要做改造社会的健将,‘豪’就是要做打倒封建的豪强。”县官闻言一惊,又问:“为什么要读书?”她大声说:“要寻求救国道理,男女都要读书”。一位48岁的妇女,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竟有这样的豪言壮志,其精神是多么的可贵。我们此刻的生活环境如此优越,更就应珍惜学习的机会,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共产党员,是否更要有这样的气魄,心系国家命运,心系百姓福祉,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葛健豪56岁高龄时,她毅然决定和子女远赴法国留学。在那里,她刻苦攻读法文。在同去的人中,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从一个个单词学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几个月下来她就能用法文对话和阅读法文报刊。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作为一名刚刚从“象牙塔”直接踏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是否更要有这种虚怀若谷的心态?农村是一个新环境,我们就应像个小学生一样,多问,多想,多总结。更要传承老前辈们时刻不忘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向村干部、老党员学,向田间的农民伯伯们学,向实践学,真正“沉”入基层,以理论指导实践。农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放下。我们要抱着干事业的心态对待这份工作,耐心的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的向有工作经验的同事请教,热心的服务于每一位村民。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得以生养、发展并壮大。同样,农村是我们学知识,增长才干的地方,也是我们村官得以施展才华和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既要踏实的服务农村,又要用心地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提高自身素质是服务农村的保障,服务农村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透过收看《红色故事汇》,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的艰辛;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不仅仅要从先烈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立足本职岗位,了解民情,增长见识,还要以远程教育平台为抓手,宣传好党的政策,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帮忙村民致富。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2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红色故事汇》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精神上再一次受到了洗礼。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红色故事是学习党史的好作品,是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水平的高质量教材。看了《井冈母亲——曾志》后我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史为镜,经常思考“入党为什么、人生做什么、身后留什么”,使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渗透到每一名组工干部的思想深处,成为工作中的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工作常态。看“长征渡船记忆”,让我想起当年为了解放江南,我们这些船工们为帮忙解放军渡江做战,冒着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在长江中奋力地摇橹划桨情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富强、人民解放,身先士卒。作为党员,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红色故事汇》使我们以前的很多历史重新记忆起来,对以后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个性是“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扬江西红色文化、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四句话,充分体现江西作为红色土地的历史职责。红军的长征,是中华奋起的不屈起点;红军队历史,是中华奋斗的光辉篇章;红军的风采,是中华儿女的珍藏瑰宝;红军的英烈,是新中国的不朽丰碑;红军不死,是中华历史的永远传奇。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3红军的历史,是中华儿女奋斗的光辉篇章;红军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牢固根基;红军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真实体现;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
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是我们学习红色文化最理想的途径,那里面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母子皆楷模》、《烈火来升华》、《运筹西柏坡》、《不解南昌缘》……,这些故事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在红军长征到达江西于都时,正逢江面涨水,红军过不了江,于都的百姓们就拆下家里的门板给红军做小船,有位年迈七十的大爷居然连自己的棺材板都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就是这艘满载着军民爱心和汗水的小木船帮忙红军征服了滔滔江水。解放军战士在进行一江岛战争时,习惯陆地作战的他们,头一回参加水上战争,因为环境的不适应,战士中有的晕船吃不进东西,有的呕吐,有的甚至吐血,尽管身心疲惫,解放军战士依然想尽办法提起精神,全力作战。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才保证了我军革命史上一次又一次战争的胜利。
每次看《红色故事汇》,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之旅。故事里伟人的忠告时刻在耳边回荡:“我们能够不伟大,但我们不能缺失良心;我们能够不美丽,但我们不能缺失职责;我们能够不聪明,但我们不能缺失记忆。”追古思今,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年代永远地载入了史册,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那段革命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重温红色故事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传承红色精神,真正深入村民,把村民当亲人,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尽管我们的村子还不算富有,但我不畏惧肩上沉甸甸的职责;尽管农村工作烦、苦、累,但历史的足迹告诉我: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一番挫折。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此处隐藏3057个字……们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更加深刻理解党为什么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革命情怀和崇高的风范,真切领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受到激励。系列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对年轻党员学习和牢记党的历史,热爱党,热爱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发挥重要作用。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8为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在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中汲取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省委组织部和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并在江西卫视晚6点15分钟播出,每天播出一集。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是通过网络观看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凝视着电脑屏幕,观看节目。《红色故事汇》带给了我一堂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这一系列片讲述了30个红色的故事,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的反映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有的反映革命伟人忠贞不屈的理想信念,有的反映激烈壮观的斗争场面,有的反映普通战士的铁血柔情,有的反映潜伏暗战的无名英雄,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通过观看《红色故事汇》,更坚定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为建设江西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9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我看了江西电视台《红色故事汇》节目。因此,我对红军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让我的心灵经历了建党以来发生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的一次深刻洗礼,深切缅怀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纬绩。
在这段跨越时空的旅行中,我看到从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党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江西是一片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红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贺龙、陈毅等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看《红色故事汇》深受感动,因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是在歌颂革命先烈,是在教育我们后人;我们深知,革命先烈永垂不朽,他们用血肉和气魄树起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祖国也将因此繁荣昌盛,奔向美好的未来。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党员干部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潮流,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的振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先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
做为我们年青一代更应该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江西红色文化,应该始终铭记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把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的井岗山精神和红军精神世代传承下去,把爱党爱国、爱江西的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10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江西红色文化,3月7日,市**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红色故事汇》专题片,通过观看“大钊精神”“战神粟裕”等短片,大家在学习中感悟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忠于事业的坚定信念、质朴崇高的品格操守、无私无畏的革命气节。
此片以巧妙的构思、曲折生动的讲述、真实感人的再现,努力打造全国党员教育精品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一份丰盛的红色文化大餐。大家一致认为,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中汲取力量,是学习党的作风的良好机会,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履行职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正能量,奋力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
随后,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决心,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自身不足,积极改进,努力在实践中提升精神境界,锤炼道德操守,砥砺党性修养。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11为响应全党学习《红色故事汇》的号召,最近我观看了江西卫视的《红色故事汇》栏目。《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对于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西是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土地,红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引起了我们对往昔的追忆,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这是一段多么艰苦而又漫长的路啊!这条路,有多少人为之奉献青春!我们的先辈们披荆斩棘,与顽敌抗争。枪林弹雨中,他们凭着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拼搏,去奋斗。无数先烈倒下了,又有更多的红旗举起来,继续奋力前行。
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更加应该积极学习,学习我们党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深切缅怀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成为传承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凝聚人心,进而激发起我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继续奋斗的进取心。
还记得小学加入少先队时,上的第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老师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那时候天真幼稚的我们答案是各种各样的。但当老师说:“五星红旗是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时候,刚才还叽叽喳喳说笑的我们,一下子就都安静了,似乎是突然被一种强大的力量所震撼,充满了对那样一个时代的好奇,和无限的遐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究竟造就了多少英雄,又是牺牲了多少英雄才使那样大的国旗染成了血红?”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我们去探寻那个时代英雄们的足迹,一直探寻到今天。
不管我们将来走到哪里,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声,没有丰厚的报酬,我们也无怨无悔。我们以先烈为榜样,继往开来,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让国旗更鲜红、五星更闪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先进、富强!
为什么专属于那个时代的红色经典事迹会被永恒不灭的流传下来,为我们所传颂?不管是八零后还是九零后、零零后,各辈人都对这段历史铭记不忘。一种精神力量的指引,它强大到本身具有一种无穷的魅力,驱使着后来人有一种想要探寻它的欲望;强大到即使跨越几十年,仍然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华民族,影响到了解这段历史的每一个人。
红色精神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会用我们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发扬红色品质,感受红色精髓,若干年后,我们依然不会忘记那个年代的红色记忆,那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