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姐姐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姐姐观后感1你等等我不行吗?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我只有你了《我的姐姐》剧情并不复杂:父母为了得到一个儿子,逼迫女儿扮演残障。在高龄终于生下一子之后,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从北京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改为本地某医学院护理专业,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这样女儿离家近,可以早点工作赚钱。于是,女儿从大学开始就和家庭决裂,独自生活。
毕业之后进入医院,心心念念准备去北京读研究生,重圆医生梦。就在这个时候,父母突然遭遇车祸,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幼弟......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任何试图把它变为单一选择的尝试,都会引起很大的纷争。而且,现在网上的评论已经如此。
电影《我的姐姐》对这两个方向都有很好的表现。
一方面它表现了血缘和亲情的奇妙,其实,血缘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大概不是可以通过理性来进行理解。不管姐姐和弟弟之间如何相互厌恶,但是还是会被彼此吸引。
在父母去世之后形成的真空里,姐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会让人有相互连接的感觉,而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对方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就如同弟弟在姐姐背上说的话一样: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姐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把对方视为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一种;也分别在对方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把对方视为父母生命延续下来的一部分。这就是血缘的力量,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人性。
另一方面它表现了人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这是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完善自我,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个人价值,独立自主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社会最大的善。
现在社会里要求每一个人都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先有独立个体,然后才有事业,才有家庭。
不隶属于任何人的人,才能打工。隶属于某个人的人,只会尽忠。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企业,需要的都是原子化的人,并且不断美化自我实现,这是社会前进的最强动力。无视这一点,就是无视现实。
所以,电影《我的姐姐》里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什么简单答案,不是一句找人领养弟弟,自己去考研不就好了,或者是一句当然是留下来照顾弟弟,这是姐姐的责任,就能解决的事情。
如果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没有强大的支持,也就没有这样的撕扯和纠葛,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电影。
《我的姐姐》不止于两难选择,它用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其中专门做了几组对比,一组是女性对于家族和家庭中男性的观察,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资源,然后他们做得怎么样?这里隐藏了非常微妙的嘲讽。
我不止是姐姐,我还是我我不知道到底是从哪一刻,姐姐开始有所改变的。
可能是从看到爸爸的皮衣破成那样还在穿着的时候。
可能是从警察口中得知爸爸心脏有问题而事故前给自己打了十几通电话都没接的时候。
可能是从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给自己洗头时爱的眼神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送弟弟去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送到门口看到弟弟孤独的背影的时候。
可能是从想要在地铁站把弟弟丢掉后看到弟弟焦急哭泣奔跑寻找的不安后的不忍心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趴在阳台说的那句: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小心翼翼讨好,趴在安然的背上说姐姐和妈妈一个味道的时候。
可能是从第一次吃早饭给弟弟系鞋带露出的笑容的时候。
可能是从安然像弟弟一样用口水攻击别人的时候。
可能是从弟弟说出我只有你了你等等我不行吗的时候。
......
太多太多的时候,她慢慢开始接受弟弟。
她一开始想要逃离,无非是这个地方没有一个值得她为之留恋和奋斗的动力。
所以我觉得不是她放弃了她自己的梦想,而是她找到了自己。
她不止是姐姐,她还是她自己,她是自由的。
张子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一开始希望她做快乐的女孩,经历之后发现好的不好的事情,也许都是一种好。
其实每个人心中对姐姐的人生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开放式结局会引导我们思考的。
有时候我会觉得把弟弟送去那样一个条件好的家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式亲情总会给人太多无法割舍的牵绊。
主流价值观和人性的发展在要求姐姐无私奉献的同时,却没有想过弟弟长大后姐姐的现状。
因为重男轻女思想的存在,姐姐从一开始生下来就有了这样一个不可逃避的身份,注定要为弟弟放弃一些自己的东西。
电影之所以让人感到窒息和压抑,是因为姐姐和弟弟都没有错,而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在消磨着彼此,难以改变或消除。
然而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啊正是当代女性对自我追求的`理性认知,每一个女性的第一个身份都是她自己。
电影没有绝对而客观的想要去抹除这种中国式重男轻女或是二胎问题,只是在这些故事里给我们留下更多让我们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审判和思考的余地。
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一部电影,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我的姐姐观后感2致敬所有的姐姐们
姐姐:“我的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弟弟:“我的世界只有你了。”
很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了,但当我看到《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时,便下定决心要去看。因为,我也有一个弟弟。我想看看电影中的姐姐和弟弟。
《壹》
《我的姐姐》可以说得上是一部温情电影。张子枫主演的姐姐安然,从小和父母关系淡漠,十分独立。刚刚大学毕业,在医院当小护士,和男友一起备战考研,同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而这一切都被一场车祸打破了。在车祸中,父母双亡,留下从未见面的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安子恒。弟弟是爸妈在安然上大学后生下的。
安然和弟弟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父母的葬礼上。安然一个人蹲坐在地上烧着纸,弟弟被幼儿园老师送来站在外面,两人对望着。葬礼后,家中长辈让安然照顾弟弟,因为年幼的弟弟什么都没有,而安然还有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最初,安然是坚决反对和抵制的。在安然看来,自己上大学后,从未花过父母的一分钱,与安子恒更是从未谋面,凭什么父母双亡后,刚刚毕业工作的她,面临着考研升学的压力,就要承担着养育弟弟的责任,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所以她反抗,她抵制。
她一边带着安子恒,一边找合适的寄养家庭。看到弟弟,她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因为是女儿,而那个时候又是计划生育,父母让她装瘸子,被街道办事处的人发现后,父亲打她,她激烈反抗的场景。当然也有和父母为数不多的欢乐时光。童年的她异常坚强、独立。上大学后,她更是长期在外,独立生活。而弟弟安子恒从小被父母宠爱、呵护。最初,弟弟对姐姐也是十分抵触的,把饭菜故意洒在姐姐的床 ……此处隐藏3058个字……场车祸,一切都变了。在电影的开头,它是灾难的现场,告诉观众故事的背景。这时,我姐姐已经是医院的护士了。她正在和男友一起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她打算去北京读研究生。祸从天降,父母双亡。一个不太熟悉她的弟弟突然把他推到她面前。还可以看出,成年姐姐与当地家庭疏远了。父母更爱弟弟,对妹妹漠不关心。事实上,电影中也有一些暗示来表达他们对妹妹的“关心”,比如用她的名字写房地产,她母亲给妹妹洗头的照片,以及在车祸前夕不断给妹妹打电话。虽然她最后没有看到十几个电话。
我妹妹突然无法理解抚养哥哥的现实。她最初的想法是找一个好家庭把哥哥送走,然后和男友一起去考研。我姐姐和我哥哥之间相差十多年。事实上,除了与父亲和母亲的家庭关系之外,没有多少真正的感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的代沟,他们很难有交集和共同语言。这也反映了许多中国家庭在现行的二胎政策之后所面临的现实,即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异和相处问题。当国家允许放宽二胎政策时,许多家庭的大孩子已经十几岁了。
在电影中,姑姑和叔叔是两个性格反差很大的人。他们也是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少数几个亲戚,但他们不能给兄弟姐妹更多实质性的帮助。阿姨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顺从、勤劳、勤奋。这部电影的片名是我妹妹。这似乎是指章子枫扮演的第二代姐妹,但也包括朱元元扮演的第一代姐妹。当她和夏姐姐去俄罗斯红场打工挣钱时,她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兄弟和孩子就要出生了,请她回家帮忙。她一句话也没说就回家了。后来,第二代姐姐在家里长大。是他的姑姑帮助她哥哥的家人抚养孩子,她也有孩子。她的丈夫在轮椅上瘫痪了,整年都需要她的照顾。当弟弟和妻子遭遇不幸时,她希望妹妹,即侄女,像她一样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但两代人的价值观明显不同,因此有很多冲突。
小杨的叔叔是个不可靠的人。他喜欢打麻将,没有家人。他似乎被钱盯上了。例如,他在车祸中骗取了2万元;犯罪人并建议他照顾弟弟,从出售旧房子等中分得一份。事实上,他总是默默地在生活的角落里关心自己的侄子和孩子,他也是这对兄弟姐妹的亲戚。在一个场景中,我姐姐第一次去她男朋友家吃饭。宴会结束时,当她走出家门时,她的哥哥突然出现,并为她的母亲向她的姐姐和男友的家人大声喊叫,这让她的姐姐感到尴尬,也让她男友的家人感到羞辱。叔叔是这出戏的发起人。事实上,他担心他的兄弟从此将无家可归。
妹妹微妙的心理变化是电影的亮点,也是电影蒙太奇的魔力所在。首先,让我们看看我们妹妹是什么样的人。她很有个性。在男朋友的厨房里,她不吃男朋友交给她的蛋糕,导致盘子被打碎。她很勇敢,在医院看医生时指出了错误的处方。她没有屈服,因为医生的背景很艰苦。她心地善良,看到年老的孕妇冒着生命危险生第三个孩子。她在车后的哭声是医生的良心使然。她温柔而与众不同。
我的姐姐观后感5昨天晚上我把《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给看完了,看完后,我去微博和豆瓣写了一下自己的小感想,忽然觉得张子枫虽然年龄还小可是演起角色来,真的是很像的,整部电影都很温暖也有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看起来也蛮轻松,里面的四川话很有味道,成都口音听起来很干逸,也很巴适。
最近我看的电影有点多,像前久我看的《送你一朵小红花》,还有《温暖的抱抱》,还有《我不是药神》,这些电影我看后,哭得最稀里哗啦的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完《我的姐姐》后,我居然没有哭,可我在家里也是姐姐啊!没有像女主那样感同深受,只是我心里不管任何时候,作为姐姐我都喜欢爱戴着我的弟弟和妹妹。
这里面真的和家庭环境和自己的父母有关。
《我的姐姐》剧情并不复杂:父母为了得到一个儿子,逼迫女儿扮演残障。在高龄终于生下一子之后,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从北京某医学院临床专业改为本地某医学院护理专业,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这样女儿离家近,可以早点工作赚钱。于是,女儿从大学开始就和家庭决裂,独自生活。毕业之后进入医院,心心念念准备去北京读研究生,重圆医生梦。就在这个时候,父母突然遭遇车祸,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幼弟......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任何试图把它变为单一选择的尝试,都会引起很大的纷争。而且,现在网上的评论已经如此。觉得姐姐就应该去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不应该为父母背负起赡养照顾幼弟的责任,这是父母的事情,和姐姐无关———。可是最终姐姐还是被弟弟所温暖化了。
而且,姐姐是一个好强的人,她代表着现在新女性对待生活的独立和坚强,即使家里的人各种给她理由叫她收养弟弟,她都觉得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姐姐就想逃离那个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束缚,为了自己,就想活出自己不好吗?
当然了,里面姐姐的姑妈代表着老一代女性的代表,她总是为家里付出所有,放弃了爱好和梦想,一直默默为家里着想,这也让我想起了现在我的婆婆,她年轻时候也给自己的弟弟带娃儿,各种照顾着弟娃家的儿子,亲力亲为各种看待着,直到我的那个弟弟高中毕业后才没有让我妈带着,我经常听我妈给我讲她原来带娃儿的辛苦和辛劳忽然觉得电影里面的姑妈是好人也是能干又富有爱心的人,就像我的婆婆一样,各种为家里付出,这或许就是旧社会里面女性任劳任怨勤劳的表现。
昨天晚上,我在微博中这样说,大半夜的居然我把这部电影《我的姐姐》看完了,发觉全部剧情没有多少感人的片段,我反而觉得小朋友的演技太好了,也有点浮夸懂事得要命要是现实生活中遇到自己的父母被车撞死后,家里的儿女没有人帮忙,姐姐不一定会养自己的弟弟,电影里面感觉反而是弟弟给予了姐姐更多的温暖和包容,还有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设定的,路上充满各种欢笑和坎坷。每个家庭里面也都有每个家庭的‘人生’,希望过好当下,珍惜身边的亲人!我也是一个姐姐,我希望我下面的弟弟妹妹,都要幸福开心,身体健康!
作为姐姐前久很多人说看到这部电影都想哭,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哭了是为姑妈哭呢?还是为姐姐哭还是为弟弟安子恒而哭,而我一个都没有哭,反而觉得电影里面的很多场景,我为姐姐的选择所感到开心和支持,她有理由不愿意接受家里人对她的看待。
像电影里面,姐姐的舅舅是一个现代男人的各种代表喜欢打麻将,没有顾及家庭和孩子,当自己的女儿出嫁后都没有去参加她的婚礼,后来,舅舅也说他不是一个好爸爸和好男人,
说真的,我的观后感感受就是,一直想看,终于看了……
剧中的情节很真实,就好像发生在真实生活里的事一样,里面的弟弟和姐姐都很可爱,姑妈是个好人,舅舅的本性也很善良。虽然里面有很难的时候,也有让人很难过的情节,但是也有很多温情的瞬间……
里面的弟弟太可爱了,姐姐很执拗,但也有着自己的责任心,两个人之间的情节很戳心。
子枫的演技真的很真诚!里面的演员都演得好好!
弟弟每叫一声姐姐,都好心疼好心疼呀
因为自己也是姐姐,所以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思考了很多,也很心疼里面的姐姐
最后电影里的推广曲,一开始听源儿哥唱得时候没有多大感受,只是觉得很好听。看完电影,觉得歌词就是讲的电影里的故事
电影里有一首歌: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这首歌安排得很用心,也以此期待我们更好的明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