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更新时间:2025-10-13 21:59:4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这部电影记录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晚上,突然发生了一场7.8级大地震,爸爸为了救妈妈被脚手架压死了,就在妈妈抱着爸爸几乎崩溃的时候,妈妈惊讶地发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活着,但是他们被同时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妈妈在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下伤心欲绝地说: “救弟弟”。这时在水泥板下的姐姐方登听到这三个字后难过极了,也对求生彻底的失望了。弟弟被救出来了,但是胳膊由于长时间的挤压被截肢了。妈妈以为姐姐死了,便伤心的将姐姐放在了爸爸身边,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的背着弟弟向到医疗区治疗走去。谁知,一场瓢泼大雨将姐姐方登浇醒,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并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所收养。

三十二年来姐姐方登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当年做法,一直没有回唐山认母亲,因为当时妈妈选择救弟弟让姐姐方登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弟弟方达,所以她恨她母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寰宇的大地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只身赶往汶川参加了救援医疗队,在一次救援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妈妈为了不让救援人员被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压倒,同时能够挽救孩子奄奄一息的生命,忍痛决定锯断女儿压在石板下的一条腿。随着那位女孩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了姐姐方登的沉埋已久的情感,理解了妈妈当时的抉择。

在吃晚饭时,姐姐方登偶然发现了也参与此次救援的弟弟方达,并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当看她到母亲也被“救弟弟”这三个字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的时候,当她目睹母亲就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下跪认错的时候,当她听到这32年母亲如何无时无刻不想念折她的时候,姐姐方登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我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过这部影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思绪万千。

是啊,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防御?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到伤害?

爸爸妈妈平时总会把好吃的东西留到自己吃,我什么时候想过给他们买些什么?哪怕是洗洗脚捶捶背呢?

我有病时,妈妈爸爸夜以继日的陪着我,喂饭喂药。当爸爸妈妈不舒服时,我是否会像他们照顾我那样照顾他们呢。

我会不会因一件小事记恨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我们会怎样?我们是否会逃过大自然魔抓呢?

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赐予了我生命,抚育我长大。

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了人世间最可贵的是亲情,有了家人的爱以及人类的爱,才能与一切抗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早就看到中央6台在反复宣传电影《唐山大地震》,我也禁不住想:什么时候能一睹为快呢?终于,8月3号星期二晚上8点,我和妈妈拿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票。

这部电影非常好看。讲述的是唐山市民“方大强”一家经过地震之后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就在地震发生之前,姐弟俩都要吃西红柿,可是西红柿只有一个,妈妈给了弟弟,告诉姐姐明天再给买。姐姐说:“骗人!”等姐弟俩熟睡中时,地震发生了,他们的爸爸被压死了。

剧情进行到这里也到影片的震撼之处,镜头里地震开始时天呈现橘红色、金鱼跳出鱼缸、墙壁出现裂缝、建筑物倒塌、人从楼上跳下后又不幸被砸死,还有大地的抖动、地面裂开大口子等情景,简直拍摄得太逼真了!不过我之前听介绍说,这组镜头不光用了合成技术,还专门从韩国聘请了特效团队,所以才能这么精彩。

影片的感人之处有很多,比如:妈妈“李元妮”发现她的一对双胞胎: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如果救姐姐,弟弟就得死;如果救弟弟,姐姐就得死。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刻,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后来刚好下了一场大雨,奇迹般的让昏迷中的姐姐“方登”在废墟中苏醒了。从此姐姐非常恨妈妈,但是经历了很多曲折的故事之后,她最后还是原谅了妈妈。

这部影片除了震撼、感人,还有他的风趣幽默之处。比如:十几年过去了,长大了的方登在她的解放军养父母家做了一场噩梦,解放军夫妇被她的叫声吵醒了,她的养父安慰她说:“是不是高考压力太大,头疼?”方登点点头。养父一边帮她揉太阳穴一边说:“别有压力,不考也行,大学里也出了不少废物。不上大学的也能当国家栋梁。”呵呵,好玩不!

后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方登、方达一同赶往灾区救援。就这样姐弟两人碰到了。姐弟俩一起回了唐山,妈妈“李元妮”看到姐姐“方登”十分激动。姐姐看到她和爸爸的遗像,还有妈妈为她洗好的西红柿,以及之后她看到、听到的一系列妈妈为当年那句“救弟弟”所付出的代价,姐姐感动了,自责的同时,她原谅了妈妈。影片到这里,我发现我周围的好多阿姨包括叔叔都落泪了。

23秒,让唐山在瞬间变成废墟;23秒,改变了一家人32年的命运。灾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爱自己身边的亲人与环境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一部由冯小刚导演创作的《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连贯。

前天,我在电视荧屏上无意中看到电影中某一场景的特写:一位母亲忍痛割爱,撕心裂肺地、眼睁睁地望着自己在地震中幸存的儿子,就这样被失去儿子的奶奶带走的,但是当孩子从车上停下来跑回跪在地板上的母亲的那一刹那间,我感受到什么是母爱!所以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我已经当了母亲,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大片。

昨天:当我的爱人说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又可以吃大餐了,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品着餐桌上的美食时候,电视的画面上再次呈现恐怖的场景,一场场洪水好像故意和人类过不去似的,从南至北,一个劲地袭击中国的大地。此时我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想想自己孩子这享受人间美味,可是在灾难面前有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我们吃完饭后,朋友说:“我们一起去散散步,看看我们闽江之夜景,这样的提议固然好,一路上我和朋友好像早已经商量好似的,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唐山大地震》。结果朋友还是先看了这部电影,是她在慢慢告诉我里面的情节,说真的,一般我在看一部电视或者电影之前,真的不希望听别人讲故事情节,否则我可就没那么大的憧憬了!

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唐山大地震》,而且还还是第一次和自己的爱人走进人民大剧院的,这样的心情更是别有一番滋味,结婚5年来,这可是头一回浪漫,这其实也说明电影可以拉近夫妻之间的感情嘛,说得更明白些,电影也真的是可以让更多互相爱慕的人们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剧情中当一家子很开心地各做各的事情时候,突然一阵狂轰烂倒,那个场景真的很震惊,那一刻我想到,珍惜眼前的幸福!当看到两个孩子就刚好被压在石板上的时候,我的心真的触动了,到底是救姐姐还是弟弟?母亲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中的,可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姐姐此时的心里 ……此处隐藏7941个字……者、解放军对受灾群众的爱;有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真爱。

爱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要懂得爱,体会爱,释放爱,让爱充满世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漫天的蜻蜓从川流的人群身边飞过,嗡嗡的声音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震撼着人的心灵,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在这座繁华温馨的城市。这是昨晚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出场场面。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许多感人的场面让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的往下流,不过还没我想象中的多,准备了两包纸结果用了一包,呵呵。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终于谢幕,走出电影院时心里感动之余有些沉重的感觉,于是头一次想到回来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感人场面很多,在我心里最为震撼的有两个场面,一个是方登怀孕悄然离开十年后回来看养父,帮陈道明穿上羽绒服后,陈道明坐下拍沙发时的场面,那一拍,那一喊一下就把观众的心揪了起来;另一个是离开32年,女儿方登回到唐山,与母亲见面的场面,那几个通红的西红柿一下就揪起32年前的那个晚上的回忆,徐帆的那一跪一下就把观众的心灵震撼,那一句“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就让我的眼泪也一下夺眶“冒出来”。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无价,亲情的伟大可以包容一切。让陈道明(拍沙发)伤心的不是女儿犯的过错,而是女儿的离开,但当女儿回来之后,这十多年的错过一顿哭诉和责怪就完事了,除夕打的那个朋友电话,就知道陈道明有多开心了。相反,女儿方登32年对母亲责怪“不是忘不了而是记得清楚”就显得太不应该了,最后在墓地的“对不起”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对于母亲来说,这句“对不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32年后女儿回家了。

这部电影还让我想到的是活着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相比死亡,人活着就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责怪、甚至仇怨在生命的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32年的怨恨32年的内疚何苦来哉。人生活应该豁达一点,开朗一点,偶尔的不快,争吵就当随风而去,谁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

两人只能救一个,在那种情况下其实救谁都没有错,活一个总比死两个好。但在当时,作出那个决定,母亲的心是痛苦的,女儿的心是悲凉的。亲情和生命你会如何比较?当一个人和她的一个亲人(父母或兄弟姐妹或子女),只能活一个,那个人会怎么想呢?作父母的肯定会将活命的机会留给子女,做子女的会不会也是这么想呢?要是兄弟姐妹之间呢,会不会为了亲情将自己活命的机会让给别人呢?若一早女儿方登就这么想,我想也就没有这个电影了。其实人的思想和精神是随着生活年龄而不断升华的。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爱情,珍惜现在拥有的,好好生活。各位共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假期期内,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这一部电影不但是对旧事的回忆,更表述了在灾难面前真情的杰出,迄今要我令人难忘。

影片最先展现了那样一幅情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蜒掠过,高清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灾害,房屋建筑塌陷,人逃窜、遭压力。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确实如草芥般无可奈何,像被捕杀的猎食一样,一个个倒地。见到小孩受困在青石板下,无奈地喊着妈妈,我的泪都往下流了。

电影中,男主人翁拉开了他的老婆,自身冲到前面救小孩,遗憾被坍塌的楼压死了。青石板的两边,是两个孩子,只有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一个?哪一个都获救啊!母亲哭着说。不好,再不决策就都没有了!这一叫决策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侄子。听见这三个字,埋在废区下的女儿痛哭,恨、憋屈、失落,但偏要没死,因此从此不愿认这一救侄子放弃自身的妈妈。

妈妈带著缺了一只手臂的儿子从头开始日常生活,听话的儿子离开院校一样成材。女儿被一对士兵夫妻抱养,决口不提之前的事儿。儿子劝母亲再婚,母亲决不再婚,她对她儿子说:谁可以拿命来一件事好?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她并不涩,一些人沒有在身边,在心中活著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身内心跟个死尸无有的强。没有了,才知道什么是没有了。这话追随了女主公年妮32年,内心的外伤用哪种都没法修复啊。

母亲洗好啦番茄,告知女儿:番茄洗好啦,我没坑人。这一当时地震灾害以前给儿子吃而没分到女儿的番茄,整整的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下跪情况下,我再度流下来泪水。

最终,女儿总算宽容了妈妈,一叠一声声的抱歉身后,是两人命苦的人32年的痛苦难熬。那母亲向女儿下跪,那晚了32年的西红柿,那坟前言的背包,那每年和哥哥一样教材母爱的伟大,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影片告一段落,不仅大家全家人,整场的人都被深深打动了,进场时還是欢歌笑语,登场时确是一片缄默。真心、大爱无疆、人的本性、真情、莫不透視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影片跟我说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泪,无声地流下,滑过了面颊,滑过了身体,无声地落在了地上......这是许多人观看这部影片——《唐山大地震》时的情景。最近,我也观看了这部催人泪下的影片,我的整个身心都受到了深深地震撼,一幕幕情景在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整个故事围绕的是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人类史上一次可怕的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无奈、最困难的时候做出人生最艰难的抉择。放弃自己亲生骨肉时的伤痛感;在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时的悲伤感;在看见失踪女儿回家时那种既欣喜又悲伤的感觉,犹如在人群中扔下一颗催泪弹,令人为之动容!有时回想,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微乎其微,灾难来临时,只能看着亲人离自己渐渐远去,只能选择自己能做到的,只能尽力将灾难减到最小,只能含泪抉择!哭,不能挽回已发生的事,既然发生,就要去面对!

唐山地震卷走了24万条鲜活的生命。电影里许多细节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贫困,6分钱能买好几只冰棒,住的是矮小的平房,现在,买一台电风扇已经是家常便饭,而在电影中,两个孩子竟因为爸爸买了一台电风扇(现在看来很老式)而欣喜若狂!贫穷,正显出那个年代的救人之不易,地震发生在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睡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就再醒不来了。

地震在银幕上的时间并不长,但却令人产生了震撼:天边紫光爆发的瞬间,火花飞舞,路灯闪烁,岳撼山崩,仅仅几分钟时间,一个静谧美好的城市瞬间化为人间地狱,婴儿的哭声夹杂着人们的喊声,叫声及哭声,让观众心中如刀割般剧痛。

当方登(女主角)与母亲相隔32年相遇时,观众们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当孩子爸爸舍身救母亲而牺牲时,观众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个丈夫用生命换取妻子的生命,这正验证了人间之爱,俗话说得好,真爱像茉莉,虽平淡无奇却沁人心脾,香气萦绕在脑海之中,久不散去。真爱也如同一朵夜来香,不像玫瑰,开放得那么华丽,它轻轻开放,转瞬即逝,没有紧紧握住,就可能永远消失……

《唐山大地震》虽只是一部电影,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成功的电影,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有信心战胜困难,而不是一味退缩,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有自己不怕困难,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希望,就算只有一丝阳光,就算头上压着巨石,小草的种子依然会发芽,为世界增添绿色,因为,希望和信心,是世间最重要的啊!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