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航天员马飞在执行太空任务时遭遇意外,由此开始回忆自己生命中最了不起的爸爸为自己的教育所做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因为会想起爸爸对他所说的永远不认输,永远想方法,他才得以在太空中完成任务,返回地球……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适合家长和教师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有许多感慨,或许是因为身为一名教师,看到了这部电影投射所出许多当下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心理,列如:当着孩子面说“这孩子不行了,就这样了,没出息”当面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行为;告诉孩子目标就是考清华北大,不然以后就是上街卖煎饼;只知道让孩子读课本知识却从不告诉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部电影里,邓超饰演的父亲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家长。
1、爱是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
无论妈妈对马飞(剧中的男主角)的学习多失望,无论老师、同学如何羞辱马飞,邓超永远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你是最聪明的孩子,只要你的脑子一直转,你就不是那个缺根线的孩子。这也让我想起傅园慧的父亲的教育方式。他一直告诉孩子“你是个天才!”那种夸张的程度让傅园慧从骨子里认定自己是个天才,所以当别的孩子跑过来笑着告诉傅园慧的父亲你孩子说自己是个天才,傅园慧的父亲一本正经地告诉那些嘲笑女儿地孩子们,我的女儿就是个天才。一个家长,应该就是这样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让他从心底里生长出自信。
2、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问及马飞最想干什么时,马飞说考清华北大。问他为什么?她说这是妈妈说的,考不上就要去卖煎饼。可是考清华北大是一个梦想吗?邓超告诉他,清华北大也只能时过程,毕业之后呢?“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在这样一位父亲的循循善诱下,马飞从小树立了当飞行员的梦想,后来又成为了宇航员。
3、不要停止思考。
每个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在夜里写到11点,马飞却常常不按时交作业,而邓超却默认这种行为,不是他认为不用按时交作业,而是在他眼里,不应该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反复巩固学生已习得的旧知上。在学习力最强的年纪,应该让孩子去玩耍,去掌握更多新的知识。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
现在很多家长会为了教育孩子放弃牺牲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追求,孩子是一切。我始终认为,孩子需要陪伴,但孩子不是陪伴出来的。每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这并不冲突。也只有大人活好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孩子才会有自己的人生。你努力追求梦想的样子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他也会像你一样努力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银河辅导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弃上。这过程是亲子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斗争的过程。其实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和孩子平等沟通,就是一直没找到跟孩子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其实,就像邓超在影片中所说: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寻求着更合理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呢?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这对于在社会中为生存打拼的爸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爸爸并不多见,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作为教科书式的存在。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边各种应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唠叨多干点儿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作为爸爸的邓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也是与现如今的应试填鸭式教育相抗衡的过程。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代表,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上学校,用尽各种手段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影片中金句频出,比如那句: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分布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这话是针对教导主任说期中考试是孩子最重要的时刻来说的。而邓超作为爸爸,觉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所以,他带着孩子逃课去看航展,去旅游,去体验生活,去验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这得顶着多大的压力。后来教导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要做一个冲破牢笼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显的效果。若那个孩子后来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是继续倒数,那爷俩的行为还会不会编入剧中,引来孩子们的无限向往呢?只能说因为剧中爸爸有着渊博的知识,阳光的永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潜能,爷俩才在与教导主任的抗衡中获得成功。
影片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剧中爸爸心里的那座桥,永远没有垮塌,而他帮助儿子树立起来的那座桥,日臻高大坚固。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荐爸爸们带着孩子们去观赏。
最后: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也愿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最近我看了一部很火的电影,名字是《银河补习班》,由邓超和白宇主演。这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讲述一对父子之间的亲情和父亲教育儿子成长故事,我也从这部电影中学习到了很多。
电影的主人公马皓文是一个建筑师,他设计了所在城市的一座大桥。当年的亚运会,当他作为火炬手传递火炬的时候,桥突然塌了,因此马皓文被关进监狱。一晃七年过去了,他错失了对儿子马飞的爱和教育。出狱后他的儿子马飞也已经是初一学生了,虽然马飞上的是全市最好的中学,但是他成绩很差,还因为看武侠小说要被学校开除,马皓文和教导主任打赌说一年内能让马飞的成绩达到年级前十,之后,马皓文开始使用他独特的教育方法影响马飞,给马飞很多鼓励,还带着马飞体验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经过不断的努力,经历了种种磨难,马飞成功了,马飞从小喜欢航空航天,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航天员并上太空执行任务。
这部电影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父亲一直重复对儿子说的几句很有哲理的话。第一是: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第二是:只要一直想,一直想,你就能干成所有想干的事情。第三是: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到的第二点是父爱如山。马皓文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爸爸,他非常爱自己的儿子,并且一直鼓励自己的儿子: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 ……此处隐藏10325个字……子。爸爸一遍一遍的说:你是最聪明的,最好的。
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父亲把一个要塌掉的孩子,一点一点的撑起来。他用自己无论怎样的处境都不坍塌,用自己对孩子、对生命的爱和引导,从一颗风雨飘摇中的小树苗,培养成一颗中坚挺立、无畏风雨,充满勇气的参天大树。
当爸爸刚从狱中出来,孩子带着对爸爸的怨怼,捶打爸爸问:你怎么不来看我,你怎么不来看我(狂飙泪点)感受到,爸爸之于儿子,是最重要的依赖。
当学校主任拿着做好的荣誉相框,请求马飞参加高看,做高考状元,成全自己和学校时,马飞拒绝了,他遵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体会到不受任何道德、权、钱的绑架或诱惑的坚定和勇气。勇于坚持自己,做自己,不为了迁就别人委屈自己。
独立思考当老师们给马飞的期末考试作文重新评分时,一位长者老师说:这个时代需要像马飞这样敢于独立思考的孩子,给他一个机会
我有时候会思考,孩子为什么一些做法让人不能理解,本来该他自己想到的事情,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就不动,脑子不动,行为不动。或许就是家长、老师都会替他想好,处理好,就算出了问题,过不了关,总有人给我料理前事和后事。他们不用思考,不用操那个心,就算去思考、去决定了,但是如果不在家长的理想范围内,也是会被否掉。那自己的思考和决定有什么用。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4守望成长,致敬父爱
《银河补习班》自父亲节上映后一直好评如潮,今天我和金笔作文学校五年级的师生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星河影城,满怀期待的观看超哥演绎的父爱。
《银河补习班》主角是马飞和马皓文,因为东沛大桥塌陷,原为火炬手的马皓文替公司背了黑锅,入狱被关了七年,在这七年中,马皓文错过了儿子马飞的成长,所以他要一边忍受着邻居、别人的辱骂,一边还要教育儿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马皓文使出了浑身解数,教育出来一个优秀的儿子。
在这部充满父爱的电影里,有许多感人的情节,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镜头一
马皓文带着儿子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归途中,马皓文疲惫不堪,在车上睡着了,懂事的儿子看到父亲如此劳累,便趁着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下去给父亲泡了一碗泡面。可就在马飞上车后时候,却发现自己上错了车,就在这时,天上下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雨,马飞被困在了洪水之中,马皓文不顾官兵的劝阻,拿着大喇叭朝洪水的方向喊去:“马飞,马飞,如果你能听到的话,那就看看你的周围都有什么,动动你的脑子,你一定能出来的。”后来,马飞凭着父亲教给他的求生知识,做出了一个木筏,从洪水中逃了出来。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几次都在眼眶里打转,是爸爸的鼓励给了马飞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决心,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像大山一样坚定,给孩子以信心、勇气和方向。如果换做我是马飞的话,我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了,想想我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爱运动,跑两步就会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别说做木筏了,自己的衣服都是妈妈洗,现实中的我和马飞实在相差太远了,他沉着、冷静,面对险境能做到不慌不忙,而我呢,急躁、遇见一点小事就方寸大乱,更别说面对险境了,这是马飞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镜头二
马皓文教给儿子如何写好作文,怎么寻找素材,当儿子去观察小草的时候,马皓文突然和儿子玩起了躲猫猫,儿子找着找着突然碰到了小时候经常欺负他的几个小混混,正当小混混们准备打马飞的时候,他的爸爸马皓文突然挺身而出,让儿子快点走,不要回头,而自己却替儿子忍受了一顿毒打,放学回到家的儿子看到了父亲马皓文鼻青脸肿的样子,不禁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个世界上的父亲不都是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吗?父亲是孩子的天,这世上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不禁也想起了那次爸爸接我放学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我们没有雨衣,爸爸脱下自己的衣服为我遮风挡雨,自己却只穿个背心被雨淋感冒了。
其实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我爸是有很深的怨念的,我们之间也因为想法不同而出现过很多矛盾,这部电影使我能换个角度去理解父亲。父亲的爱有时虽然很平淡粗糙,但确实能给人强大的力量,拥有父爱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5“请相信,一个爸爸对儿子的爱。”这是邓超和俞白眉在联手执导的第三部导演作品《银河补习班》中最想表达的主题。
日前,电影《银河补习班》上映,让这个暑期档多了一些温暖和怀旧。作为一部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不论是父子亲情和家庭教育主题,还是亚运会等历史事件,都带着浓浓的年代烙印,唤起了观众不少珍贵记忆。
而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位父亲给子女的一封教育信——“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请相信,一个爸爸对儿子的爱”。
电影中,一对父子跨越漫长的时光,守护爱和亲情,故事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与奇观。在浩瀚太空,航天员马飞意外失联。生命最大的绝境中,他回忆起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以这样的力量化险为夷。
邓超饰演的马飞爸爸马皓文,因为替单位“背黑锅”,蹲了7年监狱,出狱后,太太离开了这个家,儿子马飞也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成为了“问题儿童”“学渣”,所有同学都说他的父亲是个“大坏蛋”,连教导主任都看不起马飞,认为“煤球永远不会变成钻石”。
但马皓文对教育的理解,与教导主任截然相反。虽然那是1997年,但马皓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远远超前于那个时代,哪怕今日看来,仍旧超前。
比如有一处,马飞爸爸带着马飞去野外的草坪,给孩子讲述对于写作文的经验。马飞爸爸认为,写作应该贴近生活与自然,想起来什么就写什么,要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即使考试在即,这位父亲也会坚持带儿子去想去的郊外,他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还有一个场景,爸爸问马飞:“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马飞有点不屑地回答:“考清华北大咯,妈妈是这样说的。”马皓文急了,“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即使教导主任给马飞的作文打零分,即使马飞的成绩永远垫底,马皓文也会永远给儿子以信心:“只要你每天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每天考试前,每天(进步)零点一厘米,我的天才儿子,可以吗?”“马飞没问题,我不许你们这么说他。”
一位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说:“银河补习班是世界上最好的补习班,因为他是爸爸的补习班,是爱的补习班。无关成绩,无关比较。正如电影中,这位父亲对孩子说,希望你学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的思想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近年来,关于应试教育的话题常引起社会热议,这种教育模式的代价是对孩子身体精神的双重负担。这也让人反思,负重前行的中国教育,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纵然本片对此亦是点到为止,有点浮于表面,和《起跑线》《三傻大闹宝莱坞》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或许,在全社会焦虑的当下,电影中那种“寓教于乐” “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至少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丝反思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