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篇

更新时间:2025-10-12 15:33:24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

邓超的新作《银河补习班》即将于7月18日全国上映。11日,邓超携全体主创团队成员于上海影城举办了《银河补习班》上海站首映礼。最近这一个月,剧组为影片的映前准备做了充分的路演安排。三十天四十城,《银河补习班》未映先热。

浩瀚太空,航天员意外失联,生命最大的绝境中,他回忆起自己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一对父子跨越漫长的时光,守护爱和亲情,故事充满了欢乐、温暖、泪水与奇观。

20xx年暑期档,《银河补习班》在这片炎热的天空下为观众们奉上了一部“致敬父亲,送给孩子”的诚意之作。

作为一部提档影片,《银河补习班》还没有上映,便已开始崭露头角。“不要让爱你的人久等”,海报中写道。剧组也没有让热爱电影的人们久等:点映,路演,首映礼《银河补习班》以各种形式与全国观众热情地打着招呼,也是宣告——国产电影暑期档接力之作,七、八月的“扛把子”,即将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银河补习班》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邓超、任素汐、白宇领衔主演。作为一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它的意义恰如其份。据俞白眉导演透露,路演开始后,他每天都能收到网友发来的上百条微博私信,跟他分享看过片后对于家庭教育的反思。为人父母者说,“不再严厉批评孩子了,这也许是错误的方式”、为人子女者说,“更理解父母了,要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邓超说,他在《银河补习班》里饰演的马皓文就是他想成为的父亲。在这个故事里,邓超向观众们讲述了亲情,探讨了教育,为少年成长时遇到的迷茫提供了参考,也展现了我国的航天技术,将浪漫而大胆的想象写实。

而在现实生活中,邓超也是一位父亲。膝下子女一双。等等8岁,小花5岁。他带着妻子孙俪与子女集体现身上海首映礼现场。“我当时跟白眉说了一句话,我说我有点控制不住,我就怕我特别不客观。可能是因为今天这个孩子,终于出来见观众了。”

《银河补习班》的推广曲《相信你的人》由陈奕迅演唱。这是一首在电影里诞生的歌曲。邓超在微博里提道,当时请陈奕迅看电影,他时而抚掌大笑,时而沉静落泪。然后陈奕迅说,“这个歌我唱定了。谢谢你们,相信我。”经过一番努力,就有了久违了的姚若龙+陈小霞+陈奕迅的华语歌曲黄金组合。之后又有了陈辉阳,于是,有了《相信你的人》。

7月11日,电影《银河补习班》在上海影城举办了上海站首映礼,主创团队成员集体亮相红毯。上海作为全国院线银幕最多的几个城市之一,首映礼现场观众的热情迸发更胜往昔。

奕齐影业受主办方邀请参加了《银河补习班》首映礼,高级副总裁李丽、高级总监张云峰、陈钰莹等人出席现场。在互动环节中,来自奕齐影业的叶晓芬向全场观众分享了《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她表示,不苟言笑的父亲往往给子女留下了严厉的印象,导致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感谢《银河补习班》这部影片让她看到了隐藏的父爱如山,情至深处她几度哽咽。现场随后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为这段真切的父女情、也为那些有着父亲身份的人们。

奕齐影业高级副总裁李丽女士表示,《银河补习班》这部影片,既是对父子亲情的刻画,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致敬。这样的影片在暑期档上映极具教育意义,同时也为一批还处于迷茫期的奶爸奶妈们指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之一,为孩子的培养发掘了更多可能。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银河补习班》。我认为这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好的一部了。

影片的开始,是白宇饰演的宇航员马飞坐在太空舱里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失联危机,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所以整部电影基本都是马飞回忆自己的小时候。5岁的马飞总是不听话,还很笨。因为幼儿园里给火炬手的欢迎仪式里马飞的动作老是做错,也因此被老师骂缺根弦,还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可谁曾想到,火炬手马皓文就是马飞的爸爸。为什么是火炬手呢?因为马皓文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他建了一座大桥,如果没有这座桥,那么要想过去到桥对岸,需要走很远很远。可这时,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塌了。马皓文因此被判了七年,进入了监狱,也因此错过了马飞的成长。

马皓文出狱后,得知马飞因为看武侠小说而即将被开除,于是跟学校主任打了一个赌:如果马飞的期末成绩年级前十,那就不开除。主任很爽快的答应了。因为马飞的成绩永远是垫底的。马飞本来是寄宿学校,后来改成了走读。马皓文对于马飞并没有严加管教,而是一种另类的教育方式。

眼看着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马皓文却突然给马飞请了半个月的假,说是要去看航展。大家都觉得荒谬绝伦。回来的路上,马飞看爸爸睡的正香,就想准备点饭给爸爸吃。谁知上车的时候上错了车,这时也下起了暴雨,马皓文醒来后发现马飞不见了。父子俩就分别下了车,开始寻找。可是很不幸,他们遇到的是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马飞所在的地方洪水已经没到脖子处了。马皓文找不到马飞很着急,就拿了一个扩音器,大声喊道:“马飞,我是爸爸!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见!如果你能听见,要看看身边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脑袋要一直想一直想!”另一个地方的马飞听见了,就努力寻找 。马皓文已经近乎绝望了,又声嘶力竭的喊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能出来!”当地的军人赶紧催马皓文走,正当马皓文正准备走的时候,听见了哨子声,惊喜的回头。看见了一束灯光和吹哨划船的马飞。原来,马飞找到了做木筏的工具,又找到了手电筒和哨子,自己划船过来了。从那一刻,马飞长大了。

回去以后,马飞迎来了考试。成绩出来后,他真的拿到了年级前十名!

一转眼,很多年过去了。马飞考上了航天员。第一次登上宇宙飞船,就遇到了失联,原因是太空碎片。眼看着氧气越来越减少,马飞想起了爸爸。而此时的爸爸正注视着天空,用手电筒的光朝天空射去。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吧。最后成功与地球取得了联系,成功回去了。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明白了:并不是必须要有苛刻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我们不妨试试另类的教育方式,没准也能成功。马飞就是一个例子。但我也觉得心痛。因为就在马飞上宇宙飞船的前一天,白发苍苍的马皓文去找马飞了。高兴的说大桥塌了的案子被侦破了。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可这时马飞说出了令人心寒的一句话:“爸,你的事那么重要吗?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没人记得,你有必要吗,别折腾了吧。” 马皓文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说了一句我的教育是失败的就离开了。我感觉很心酸,所谓的孝顺,不只是嘘寒问暖,更多的是一个懂字。马飞根本就不理解马皓文是有多重视这个案子,可是马皓文在最关键的时候还是派上了很大用场。马飞说过,这个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3

今天去看了邓超导演的新作《银河补习班》。居然看哭了,还哭了好几回。从教育的方面,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拍的是很好的。影片中邓超饰演的是马飞的爸爸,马 ……此处隐藏6962个字……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又比如高三时,閻主任恳求马飞考取状元,为校争光。可马飞却坚持了自己儿时的理想,报考了飞行员。理想和命运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片尾,在马飞执行任务前,父亲找到了他,告诉他,他找到了真相,法院已经受理,马上就可以翻案了。而马飞为了自己的前程说:“爸,过去的事,咱能不能别折腾了?”马皓文听了,那一句“我的教育终究还是失败了”,让无数人泪目。返航后,马飞望着自己的父亲,饱含深情的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学着当儿子。”与前面马皓文的“我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相呼应。

看完影片,感触颇深,有感而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9

前不久,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有很多感触。网上影评有说是获得优质情感体验的一部好片,也有讲是一碗没有现实操作性的教育鸡汤。抛开电影好坏不说,这里简单谈谈我对影片所讲故事中体现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感想。

首先是学校教育。无疑,作为主流、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在人才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对来讲,拥有稳定师资的校园可以说是教育质量可靠且有保障的地方,能够满足人才成长的大多数需要。作为在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保障教学大纲要求的主体教育内容传递及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身边没有遇到过类似于以阎主任(李建义饰)为代表的校园教育经验守旧派,但很难说我们身上完全没有他的“缩影”。在电影中爸爸马皓文(邓超饰)在犯错是说自己是第一次做爸爸,儿子马飞(白宇饰)在犯错时说自己是第一次做儿子,很暖。我们教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从事教育工作,但面对的学生各异,有经验可参考是好事,但不能守旧,也要根据教学开展情况和学生特点及时调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能真的很难做到人人满意面面俱到,所以要尽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设计趣味性强、参与度高、接受效率好的课堂,教育改革从教师改革做起,做个好老师。

然后是家庭教育。很显然,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是孩子教育成长不可或缺的。不能不说,有马皓文这样的家庭教育革新派爸爸是很幸运的,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变通。对于“普通”父母又能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教育影响孩子呢?我想,无论父母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身处什么样的社会行业,都应该尽力去多跟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难处,倾诉自己的不易。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去尝试解决困难,做好榜样,多思考,多尝试,多修正,多总结。

学校教师及家长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成才。成才是没有唯一标准的,如果非要寻找一个指标,可能育人成功的状态就是被教育者日后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对生活有着满心的热爱。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出来这样的人才呢?怎样育人,思考了很久。我认为与其带着孩子去寻找未来,不如引导树立目标反推现在。也就是说,要引导他们思考,想做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这样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到这些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每天要怎样做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成才的底层逻辑——习惯。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只要确定了目标,在习惯的加持下,通过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达成。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明确就是,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全靠老师教,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就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不会进步。教育参与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和家长不仅是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学生看。因此,培养好的习惯,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再给小草一点时间,他们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

“保持脑子一直想,一直转,你就能想到办法!”马飞在浩瀚的宇宙中,默默地想着爸爸的话,可以说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此时的马皓文,也在默默地看向宇宙,虽然他们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他们父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我在影院欣赏着这部佳作,观众们并不喧闹,偶尔还会传来几声抽噎。马飞从一个“缺根弦”的懵懂小孩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这一路的辛酸,我懂。马飞6岁时,因舞蹈动作不协调被老师说成“缺根弦”,连妈妈也一直说“他本来就很笨”,教导主任也屡次强调“煤球再怎么洗,也成不了钻石”,马飞也认定自己是个“会把爸爸蠢哭”的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如何能够成功逆袭并大胆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呢?原来马飞在学校一次又一次地闯祸,教导主任决定开除他的学籍。马皓文出狱,他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和教导主任打赌,他坚信儿子的成绩能进年级前十,并坚信儿子将来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

马皓文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但却窘迫到跟孩子一起吃面时还要求“多放辣椒,多放葱花,多放汤,多放面条”,这样的日子虽然很苦,但马飞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爸爸的陪伴。马皓文每天早起骑自行车送孩子上学,还带他在初春的草地上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虽然他们的家境并不宽裕,但他清楚地了解儿子的喜好,好不容易挣来的钱换成了孩子朝思暮想的电脑;儿子心心念念想去看航展,他便带儿子走到了北京,走向了航展……这些,都是马飞永难忘怀的温馨时光。

马皓文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满满的爱给予儿子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儿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果然,马飞不仅学习成绩提高,还变得自信和快乐。高中毕业后,他成为飞行员,后成为宇航员,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入选航天计划,他实现梦想飞向了浩瀚无垠的宇宙。

电影即将结束时,马飞驾驶着飞船与地球失联,茫茫的太空像一座无情的墓场,随时都可能吞没渺小的马飞。这时他想起了爸爸的陪伴、教导和期盼,他沉着冷静地修复了飞船,终于化险为夷。我看着马飞脱险后与爸爸的真情对白,泪水瞬间涌出了眼眶。待影院的灯光亮起,我才缓缓地退出了这个故事。我问自己,从童年时代的“缺根弦”到青年时期的航天英雄,究竟是什么让马飞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我想,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恐怕才是孩子最好的补习班。

我6岁前,爸爸妈妈因为忙于工作,只好将我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我就如同放飞自我的马飞,整天无所事事,不仅爱看电视,还沉迷游戏,成绩在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中也算是垫底的了。小学一年级时,妈妈把我接到了城里,从此,妈妈每天的悉心陪伴,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与别人的差距并一点一点地努力一点一点地蜕变。如今,我是亲戚眼中的“乖乖崽”,是同学们羡慕的“小作家”,是妈妈心中的“小暖男”,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都是与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和倾情陪伴分不开的呀!

看完这部电影,我情不自禁地拿自己与马飞比较起来,父母给予我的关怀,使我如沐春风;父母对我的热情鼓励,使我信心倍增;父母与我的朝夕相处,是我幸福的源泉……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他们牵着我的手,才令我在人生之路上留下一串串成长的印记……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